
關注新華網

關注頭條江西
圖集
新華網南昌9月29日電(吳亞芬)春天敬花神,農歷六月六曬族譜,秋季曬秋,冬至祭山神……有著580余年歷史的婺源縣篁嶺古村,傳承保留了大量傳統民俗,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游客前來。
傳統舞蹈舞“犭回 ”
多年從事婺源民俗研究的孫兆鐸介紹,婺源縣屬于山區地貌,特別是篁嶺古村,“地無三尺平”,在傳統的農耕時代,村民們需要在有限的土地里種植作物,解決溫飽,因此形成了一系列有關農耕文化的習俗和傳統,承載著村民們祈盼豐收的美好愿望。“比如婺源的舞‘犭回 ’,類似于舞獅子,是村民為了嚇跑山里的野獸而形成的一種傳統舞蹈。”孫兆鐸說。
如今,在婺源篁嶺,不同的季節,不同的節氣,都有相應的民俗文化活動上演,不僅豐富了旅游業態,吸引眾多游客前來觀賞體驗,更是對這些傳統民俗的活態保護。

加載更多
-
大數據"坑熟客",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
2018-03-02 08:58:39
-
高質量發展,怎么消除“游離感”?
2018-03-02 08:58:39
-
學校只剩一名學生,她卻堅守了18年
2018-03-01 14:40:53
-
有重大變動!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
2018-03-01 14:40:53
-
2018年,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?
2018-03-01 09:01:20
熱帖
本網關注